写完自传后的事情
我在写自传时,预想到自己会遇到新鲜事。完成自传,就像给我留下了赛博纪念碑。即使我改变了,过去的我也有可能被其他人认知。所以,我可以发生一些变化。
我给过去关注的一所公益机构开启了月捐。单次捐赠金额很少,总金额会有一百多元。以前我想过类似事情,不过一直没做。
除了自认抗压能力不佳,我对出国失去兴趣还有其他理由。
我在写自传时,预想到自己会遇到新鲜事。完成自传,就像给我留下了赛博纪念碑。即使我改变了,过去的我也有可能被其他人认知。所以,我可以发生一些变化。
我给过去关注的一所公益机构开启了月捐。单次捐赠金额很少,总金额会有一百多元。以前我想过类似事情,不过一直没做。
除了自认抗压能力不佳,我对出国失去兴趣还有其他理由。
我出生于2000年12月25日。
记忆起点是父亲的老家,具体时间无法确定。
我六岁前在那里待过,和亲戚一起生活。那段记忆已然模糊,只剩少数事件,而且不能确定它们发生在相同时间段。
我最喜欢奶奶,时常无缘无故喊她,待她回应就说没事。我和邻居家的孩子相熟,一位姐姐送过我粉笔。我认识不少伙伴,经常在一起玩。我们在天黑后玩捉迷藏,穿梭于田地和住房,若找不到人可能会生气。我们从鞭炮碎屑中找出没爆炸的鞭炮,点着它后迅速躲开,我会看谁离得近,胆子大。我曾和两个男孩闲逛,去商铺密集的街道,奶奶十分担心,见我回家便教训起来,我将责任推给同伴,后来还和他们一起玩。
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自己不信任人。
或许是因为看过许多人的言论,对人感到失望吧。这些言论的方向,包括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乌友对俄友,俄友对乌友,素食者对肉食者,肉食者对素食者……
人总会对他人抱有恨意,期待他人遭受痛苦,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即使是认为除自己(或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外仍有部分人的痛苦值得重视的人,也会对他人展露明显的恶意和仇恨。似乎永远都有一些人是活该受苦的,是理所当然不太值得受重视的。
看到韩国政府声称未服兵役的医生辞职后要服兵役,感觉很好笑。
在强制人民服兵役的国家,政府以服兵役威胁医生继续工作和强迫医生继续工作。人民普遍厌恶兵役,政府也知道人民厌恶兵役,在强制人民服兵役的同时将兵役作为奖赏或惩罚的筹码。我想起看过的关于韩国兵役的消息,据说,韩国男人强烈要求强制女人服兵役,而反对者表示女人生存处境如同地狱,不应再加上兵役负担,兵源不足可以征兆初中和高中的男学生。最佳方案似乎是所有人都拒绝服兵役并停止生育等维持社会运转的活动,让地狱般的社会消亡。
有些遗憾还没看过详细批判兵役制度的研究,韩国的兵役制度大概是其中的案例吧。
B站推送了关于虹猫蓝兔系列的视频,在看相关视频时,想起一段往事,补充了下以前写的记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喜欢看角色被虐待、折磨的情节。我看《虹猫蓝兔七侠传》时,就喜欢莎丽被绑在水车上旋转,大奔的干娘被吊起来抽打再泼辣椒水的情节。我试过让保姆打我的屁股,不过没有尝试体验更危险或难受的事情。上小学后,我喜欢看古装剧或谍战剧中角色受刑,如被反复按进水缸,遭受捆绑、殴打或烫烙。有时我会幻想自己或他人遭遇此类暴行。”
我想到,在很多人眼中,用一些评判看,我属于很弱或很差的人。
例如,我讨厌上学,在学业方面没有取得任何成就,讨厌工作,完全不愿意找工作,思想悲观,对于人类和社会抱有负面看法,不认同许多一般人接受的观念。
我想有人可以这样说,这是无故颓废,浪费资源,自甘堕落的人,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都不如从未出生过的最好不存在的人——不过,评论者不可能认同人不应生育的观念,只是认为我不配出生,和我有关联的人比较倒霉罢了。
最近精神状态似乎有点恶化,不仅会有悲伤和痛苦的幻想,产生暴力的幻想也比较频繁。尽管有攻击的欲望,但不想找人或动物发泄。打算去射箭馆体验下射箭,这应该不能满足欲望,不过想象某人靠箭虐杀其他人可能会有效。玩《有氧拳击2》是有效的,可惜在完成大部分游戏目标后我就逐渐失去兴趣了,初音版推出后大概会买。
忽然想到,我不会沦落到靠违禁药品获取快感的地步吧。当然,出于避免大脑受损的考虑,这是不可能选择的选项。
近期较少获取“快乐”,即使体会到,也如其名字一般短暂。尽管没有中断写作和翻译方面的事情,但鲜少感到渴望,完成任务后也没有多少兴奋感,我只是在做必须去做的事情。
提前写了今年阅读、观影和玩游戏的记录,以及以后的计划。顺便加了些“暴论”,以表我几乎没有朋友主要是我的原因,还有避免观念上的误解。这篇文章太长,估计不会有多少人看。
在某平台发的动态下有人评论,找管理员,大意是国安部一直关注反社会的人,希望管理员处理动态,不要害了平台。我删了动态并注销了账号。感觉不错,我在那个平台不常和其他人互动,还会不时看到攻讦和争吵,没必要继续用。
看见其他人的热爱所带来的结果,我就知道我和其他人存在显著差距,我不像其他人一样热爱某些事物。
先产生写文的欲望,再去写文,恐怕是我做不到的事情。我必须在没有激情的情况下去写文,才有可能完成翻译和创作的目标。
从未特意外出淋雨,趁着台风来临体验一次,感觉挺好。
刚出门时,雨势还不太大。
大约走了五分钟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不强,却令人发冷。接下来一会,我会因风或被淋湿的衣服而感觉冷。不过,不久之后,我就不再感觉不适了。
街上人非常少,格外适合散步。偶尔会看见撑伞的步行者,开电动车配送物品的人,希望他们不会出事。
为了避免体重增长到影响生活的水平,稍微增大了运动量。
我考虑运动时想从以前看的书中寻找方案,《囚徒健身》和《城市就是健身房》。这两本书都比较刺激。《囚徒健身》中有提及监狱和搏斗的元素,打架就很刺激,《城市就是健身房》是讲跑酷的书,跑酷也非常刺激。尽管我没做过这两件事,但我就是觉得刺激。
因为我对许多事物的兴趣降低或消失,而且对许多事情持有悲观态度,所以我不常会主动找人聊天。
精神状态很稳定,不过是丧得稳定。
有人结婚,我会想,又是一对缺乏理智或没有感情的人,理智且互相喜爱信赖的人,不会用婚姻制度束缚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增添算计的可能或负担。
我不擅长线下聊天。说不清是从某一时段开始,还是一贯如此。线下闲聊或谈论事情,总会出现以下情况,头脑空白,语义重复,无用助词,发出无用助词,忘记想说的事。流畅的对话,不是由对方主导的谈话,就是我抱着明确目标开展的谈话。
二十多天前,我决定不穿内衣,只用乳贴,若有条件,乳贴也不要了。那几天,有一晚,我尝试穿着轻薄上衣,半敞外套下楼散步,碰见路人还会有些别扭。近期出门,若不穿外套,都会用乳贴,不过,乳贴贴着上衣,有时不能发挥作用。今晚下楼散步,只穿上衣,没用外套、内衣或乳贴,没有任何顾虑。意识到这点时,就想,原来改变心态是非常容易的。
人类将大量资源用于生产内衣和乳贴实在浪费,明明扭转社会观念是更好的选择。
写读书经历时,想到书对文风的影响。
郑渊洁是个特殊的作家。他非常直白,不太会委婉表达观念。我在读他的作品时,从未感觉需要揣测作者心理。如果文中出现性格、思想不同的角色,读者很容易感受到哪些角色被作者喜爱和赞扬,哪些角色被作者厌恶和批评。他在成人向作品,如《鬼车》与《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后半段之中,甚至会让旁白或角色直接阐述思想。
我第一次写文前,读了《我是猫》,被激发了写作热情。这本书中有不少表述思想的内容。
接触可爱的人感觉还挺好的。一段时间以来,除了一位朋友,挺少在线上和朋友聊天。线下和朋友见面,更是好久都没有了。之前和炮友拥抱时,产生一种想法,原来我还能和人交流和接触啊。
去年发完关于一桩性骚扰事件的文章之后,我意识到我的部分理念存在强烈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