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到关注的公众号发了谈论家庭主妇的内容。
我觉得疑惑的是……
社会不承认家务劳动价值,将养育人类当作家庭内部事务。但孩子确实需要照顾,就算是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可能遭遇缺乏照顾和关爱的情况。家政工和日托机构就不谈了,要是可以选,也用不着辞职了……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方辞职照顾孩子,一方维持经济来源,应该说是理性且无奈的选择。必须有人照顾孩子,无法将孩子交给长辈、保姆等对象,又不能在工作时兼顾孩子,就只能辞职。
而这部分劳动价值不被家庭承认,不被社会承认,也不被同情弱者的人群承认。家庭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女性一旦生了孩子,就只能陷入两难的处境,无论作何选择,都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所以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人类的童年期本来就很长,而且好的看护和教育需要投注非常多心血。由家庭承担绝大部分养育孩子的责任,一般人是无法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
不结婚就没有做家庭主妇的选项,结婚而不生育就没那么容易遇到必须辞职照顾他人的情况,迫于无奈成为家庭主妇的事件发生率就会降低。
女性选择为家庭付出,只会被视为愚蠢或理所应当的行为。若是没有对组建家庭的强烈渴望,以及必定能生活幸福的把握,还是不要结婚为好。当下不少女性其实可以选择单身终老,单身存在风险,然而婚姻同样并非康庄大道。过去人们期望通过婚姻获得温情、归宿、养老保障等事物的愿望,在这个时代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
这一轮讨论聚焦于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的立场、价值分歧。焦点问题是女性能否做家庭主妇,如何看待家庭主妇。反对者的主要观点是女性必须经济独立,具备抗风险能力,间接协助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境遇,男性应该共同分担家务劳动,不能一味牺牲女性。然而,直接提倡拒绝结婚、生子和育儿的观点较少,这似乎不太正常。家务劳动是男性和女性的矛盾,但不仅如此,也无法靠两性自发和解来解决。政府和社会在家庭协助中的缺位,才是现状难以改善的原因。
从社会层面看,若抚养孩子是不重要的事情,那家务劳动才是不重要的事情。但人类普遍希望种族延续,又普遍认为家务劳动没有价值,就是不合理的情况了。
存在一种观点,人都是自己想生才生的孩子,就该自己负责到底,不该向社会、政府索取更多帮助和认同。从微观角度看,或许很多人确实是自愿生孩子的,但即使只是透视少数个体所处的生态系统,也能发现许多环境造成的影响。个人的生育意愿和生育选择会受到各种不明显的因素影响,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不自由的,社会应该为此承担部分责任。
哪怕不考虑个人意愿受环境影响的情况,生育也不是纯属私域的事情。政府是人类的政府,社会是人类的社会,而生育是极为基础、普遍的人类事务,让公共资源和力量协助家庭事务并不是无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