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反思了自己对金钱的焦虑感,发现童年其实受到传统观念很大影响。
从小,母亲就说,女人不需要赚太多钱,女人一定会结婚生子,结婚后女人的经济、生活就由丈夫一方负责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原来的家庭不会再管女儿的事情。儿子则需要金钱、房产和车辆等作为结婚的资本,以后也主要负责赡养老人,所以儿子会获得长期、全面的支持。
而我真的有个哥哥。
我小时候就觉得生活十分痛苦,认为父母不懂教育,自己的个性也很糟糕,不适合抚养和教育孩子。我不想让其他人来经受同样的痛苦,于是下定决心不会生育。
我从母亲和其他成人口中,得知许多人想要孩子,结婚就是与生育相关联的——丁克族那时是存在的,但没人和我提过,更不用说认可这种生活方式了,在具有此类观念的人看来,那只是一小群离经叛道的异类吧。所以,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牵连愿望不同的人,我决定不与人相爱、结婚。
我由此推测未来的情况。我不会拥有爱人,组建新的家庭,而原生家庭会将大部分资源和精力投给哥哥,不会再帮助我。那就是说,我迟早会失去家庭的照顾,只能靠自己生存下去。所以我自己必须有钱,不然就得饿死,若想在脱离家庭后还拥有自由,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长期以来,我都对金钱怀有焦虑感。一面认定必须自己赚钱才能活命,一面认为赚钱需要优秀的才华和很好的运气,确实没有自信可以独立生活。
现在想法有所改变,焦虑感稍微降低了。我确定父母不会真的抛弃我,让我惨死街头,就算我不愿意结婚,没有靠谱的工作,他们也会帮助我。不过,依然不能完全放松,毕竟家人都明确表达过不想长期照顾我了……希望我能在毕业前拥有更强的能力和独立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