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放弃读《被压迫者教育学》……

这本书有很多哲学论述,虽然可以读下去,但是我不太了解哲学,本身对辩证、客观、唯物之类的概念也没兴趣,读完应该也不会认同。

每读几段,我就会产生怀疑,不确定书中的概念或论证是否成立。我倾向排斥道德和情感,并且不将非自然存在,由人类构建的概念视为理所应当存在的事物。我不能接受“爱”“人权”“人性”“恋死癖”之类的词语。

我想寻找不涉及道德和同情心,就可以让人类和睦相处的理论。如果将希望寄托于人类的“爱”和“利他性”,就相当于没有希望。因为存在没有常规道德和情感反应的人,人类无法杜绝这些人存在,除非严格控制个人基因和成长经历——然而采取这种方式同样表明社会不值得存续。

我对已读论述的一大疑惑亦在于此。

看见压迫存在,了解反抗方式,需要的是思维,但投身建设新社会,需要道德、情感、理想或信仰之类的事物。作者认为被压迫者必须是解放的主导者,只有被压迫者能实现解放,这是合理的想法。不过,当人处于被压迫的情境,察觉压迫,学习思想,选择高效的行动方式或许是可以自然发生的事,但在脱离最糟处境,恐惧、愤怒等情绪缓解以后,坚持实践理论可能就需要其他因素了。反抗成功的被压迫者会成为解放者,还是新压迫者,似乎没有充分理由认为会是前者。

这本书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符合我的需求和偏好。如果想读,建议先读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著作,之后理解书中概念和论述会更容易。本书内容应该基本是理论阐述,没有说明概念来源和社会背景,就是默认读者了解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