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

看到韩国政府声称未服兵役的医生辞职后要服兵役,感觉很好笑。

在强制人民服兵役的国家,政府以服兵役威胁医生继续工作和强迫医生继续工作。人民普遍厌恶兵役,政府也知道人民厌恶兵役,在强制人民服兵役的同时将兵役作为奖赏或惩罚的筹码。我想起看过的关于韩国兵役的消息,据说,韩国男人强烈要求强制女人服兵役,而反对者表示女人生存处境如同地狱,不应再加上兵役负担,兵源不足可以征兆初中和高中的男学生。最佳方案似乎是所有人都拒绝服兵役并停止生育等维持社会运转的活动,让地狱般的社会消亡。

​有些遗憾还没看过详细批判兵役制度的研究,韩国的兵役制度大概是其中的案例吧。

2024.3.9

性欲时常让我想起《贪婪的多巴胺》中的内容。

他们难以停止自己的想法,去纯粹地体验性爱中亲昵的感觉——少一些思考,多一些感觉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

多巴胺永不知足,它只会说“我想要更多”。

当然,即使我的表现和书中描述有相似之处,也不能草率认定多巴胺就是罪魁祸首,至少肯定还有其他激素火上浇油。

2024.3.11

想起在知乎看过的一个问题,大意是题主的父母说担心失独,想生二胎,题主不太舒服。

我认为这种事表明亲子关系中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父母可以生多个孩子,在某个孩子死亡后将情感寄托到其他孩子身上,但孩子无法拥有多对父母,在父母死亡后也不能找其他人代替父母。在这方面,可以说孩子天然处于劣势。

如果再遇到这种问题,我打算建议题主和父母说,要再找两个人做义父义母,以免父母去世后自己孤苦伶仃,当然自己赚了钱也是要赡养义父义母的。

2024.3.13

一种原因不明的冲动驱使着我,让我必须立刻去逛公园。​稍显理性的思考告诉我,没有外套,仅穿单薄衣物出门是会冷的。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无充分依据的直觉,今天出门不会有事,适度的冷就像淋雨,不会造成伤害,还能给人带来激发活力的感觉。

2024.3.14

看完Hope学堂鼓励人举办活动的消息,想起以前有过一个想法。找几个抑郁症病友,走遍全深圳,将所有树都拍下来,办个内容量超大的展览。当然我没有尝试做这件事,不过可以将其作为构思保留下来。想做这件事没有什么理由。或许只是想和同类(伙伴)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愿意做有用的事情。

2024.3.15

以前的数学老师推荐过可汗学院,这几天尝试认真用了一下,发现中文内容比英文内容少得多。有点想补全金融课程内容,但翻译团队的申请表显示只需要翻译数学课程内容的人,以后再考虑吧。今年中文视频都不多,以前肯定更少。或许老师当年是希望我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升英语水平吧。

2024.3.17

最近买了衣服和洗发水,选产品时想到,我对衣服和头发的态度似乎不太合理。按说我平常看不到自己的衣服和头发,思考能力也不会受它们影响,应该不在意它们,不为它们多费任何精力才对。衣服应当选择功能相同的产品中价格最低的,至于头发,则应剃光了事。虽说不这样做,也不会对精神造成严重损害,但延续过往行为,也没多少好处。我不喜欢自己的外貌,无论着装发型如何,我都不想看自己。倘若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我大概一点也不可爱,并不值得一看。

2024.3.18

以前发觉明星大侦探(现为“大侦探”)系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像教育节目,就不追了。今年看了第九季第一案,依然感觉质量配不上时长,没再看下去。偶尔会去贴吧看下近期讨论。

最近有人吐槽节目。大概就是杀人者是性侵事件受害者,杀死了性侵犯罪者,其他人出于同情决定包庇杀人者,让无罪者顶罪,而弹幕中有人说希望凶手逃脱。《夜半酒店》中杨蓉投票给无罪者和《请回答1998》中撒贝宁投票给自己的做法也被提及。

且不说节目中部分好情节可能是嘉宾自由发挥的结果,以及节目组在第七季经历过大变动,就节目组展现所谓的社会责任感而言,与其将其视为发自正义感的宣传行为,不如视为追逐热点的讨好行为。毕竟,有社会责任感的编剧似乎不应草率拼凑出无趣的故事,或直接使用别人的故事(如《顶楼》《牛津迷案》)。

期望推理新颖或故事精彩都没必要,节目已经沦落到经常只能靠热点换来“敢写”“立意深刻”等评论做遮羞布的地步了。

当然,无法做出好看的节目就靠融合多种热点的复杂故事吸引观众,是可以理解的,为讨好观众重复制造受欢迎的桥段,在观众情绪激烈之处不提法治和道德观念以避免令观众不满,都是正常的。不仅现在的节目组是这样,过去的节目组也是这样。

说回新一案的事情。我对《夜半酒店》中杨蓉的投票就没有正面感受或看法。有时,包庇杀死施害者的受害者可以谅解,甚至可以说包庇受害者更符合一般的正义观,但节目中的投票不属于此类情况。在节目中,没有放过凶手并让案件成为悬案的选项,放过凶手就意味着冤枉没有杀人的人,让没有杀人的人被监禁或处死。冤枉无罪者是不可谅解的事情。我倾向认同《大宋提刑官》中宋慈的做法,无论凶手或受冤者品性如何,与自己关系如何,都要查清真相。

节目组还不如大胆一点,直接呼吁私刑合法化。多出些受害者杀死施害者的故事,投票后凶手不用进笼子。提倡凶杀、性侵、盗窃、诈骗、放高利贷、故意伤害等犯罪事件的受害者及其亲属全都可以杀死犯罪者且不负法律责任。反正受害者杀死施害者的事情本来就容易让人产生支持私刑合法化的想法,而且支持私刑合法化还比支持冤枉无罪者更为可取。

2024.3.19

有时会遇到这种麻烦,腹部明显空了,再不吃东西对身体不好,但又实在没有食欲。

2024.3.22

以前想在体验过高潮后写篇关于性的文章,一直没有满意的性体验,现在不想写了,还想写篇文章痛斥糟糕的基因带给人可恨的性欲。

2024.3.27

《动物解放》开头部分的论述,和我思考的结论有共同之处。

平等理念是超现实的道德理念。平等理念不能基于人类全都相同的事实(这也几乎不可能是事实),而必须无视人类间的差异。通过证明弱势群体(如女人和黑人)并不弱于其他群体来说明弱势群体应受平等对待,尽管可以说服或鼓舞部分人,但无法从根本上宣扬平等理念。即使可以让人相信(或许需要学术造假)以性别、种族、民族、信仰等特征划分的人群没有任何平均差异,据此要求善待这些不同的人,也无法要求善待部分特殊人群。例如,智力障碍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既然他们显然在许多方面弱于大部分人,和大部分人不同,那么他们的利益就无需被关注,让他们成为食材、奴隶或实验体似乎毫无问题。

2024.3.30

B站给我推送了两次批判《可怜的东西》的视频,我从来没搜过《可怜的东西》。我在想,这电影差评多是不是因为没在国内上映,没有宣传经费。《芭比》和《消失的她》都有这样一种评论,尽管电影质量没那么好,但也应该支持,资本赚到钱才会拍更多女性主题电影,《消失的她》导演是男人也没影响这种论调。如果《可怜的东西》在国内上映,估计风评会变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