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宁静的,被森林、山岭包围的村庄里,一群人在聊天。

几年前,有一个陌生女生昏倒在村子里,她不记得自己的来历,村民们收留她在此生活。她热情善良,和大家都相处得很好。

不过,从某一天开始,她忽然变得焦虑、忧郁,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可她面对他人的问询就不正面回答,没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烦恼。

有一天,她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在哪里都找不到她。有人猜测她恢复记忆,出发回故乡了。可是大家还是很担心她,想知道她到底出了什么事。

此时,一位村民兴奋地传来消息,他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大概是《精灵梦书》,作者署名就是女生的名字,内容简介写道,作者在一个村庄生活过,受到了大家的照顾,却因复杂的内情不告而别,她十分愧疚和遗憾,便写出这本书,解释前因后果,希望能传到认识的人手中——不过,不相信书中内容的人,可以将这本书视为普通的幻想小说。

大家都很开心,这无疑就是朋友的书,她们决定一起看这本书。

梦境切换为第一人称视角,主要背景从村庄转到城市。

我怀疑自己所处世界不是真实的。

我很难向人解释这种感觉。从某一刻开始,我的世界,就显现出反常的一面。在我眼中,街道的景象,有时是模糊或扭曲的;蔚蓝的天空,会像被撕开一样露出黑色的空洞。我做体检或入睡时,偶尔会来到类似实验室的地方,接受几名科学家的问询,跟他们说自己的见闻和经历。或许,世人会判定我精神分裂、大脑病变,但我认为不是这样,所以我不敢向任何人说出实情。

只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说,我非常困扰,我怀疑世界是虚假的,而我是未知存在的工具。我说,我没有病,只是看见了他人看不见的事物,世界在我这里出了bug,你懂我的意思吗?他不懂。此后我便不再和人交流了。

我很痛苦,我无法再相信世界的真实性,就算忽略真实性也不能再回到正常生活。我也无法顺着既有线索一探究竟,我控制不了自己何时看见异象,或者去往实验室。最后我决定自杀。无论是彻底消亡还是进入真实世界,都比现在的状态好得多。

我可能是想在死亡前任性一把,或者是希望有人能劝住我留下,我在几个群里说我想死。有人来问我情况,不过她们没有说服我。同时,我想找个人做爱,体验下性行为。如果我自杀后依然存在,不一定还有人类的身体和感知。然而,我目前没有特意约定炮友,临时发展关系太难了,随意找人又不靠谱,没准还会遇到恶心的人。

所以两件事我都放弃了。虽然世上还有值得留恋和好奇的事物,但我必须得走了。

场景再次切换。

我来到17-19世纪的英国,站在舞会现场。这是一场聚集上流社会人士的舞会,周围的人不是贵族就是学术、艺术界名家。我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

我在看一个高挑的,约莫三十多岁的男人。他和一个人相撞,没有道歉或停留,直接走了过去。他加入几个人的对话,开始谈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言语中将自己塑造为举世罕见的天才,站在学术前沿的领头人。在这种场合,表现如此张扬、狂妄的人并不多见。

我离开此处,睁开眼睛。我正躺在实验室的座椅上,眼前是我的教授。我说,那个人表现得也太狂妄了,我怀疑他真的是这样的人吗?教授道,作者在写这部传记的时候,刚得到文学奖项,收获了名利和荣誉。他可能将自己的心态融入了作品,尽管书籍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但在我们进入由文字信息和作者精神构建的世界时,就会感受到影响。

我是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生。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精神会在世界上留下痕迹。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捕获特定痕迹,结合书籍、影视等文化作品,综合运用信息构建特殊世界。人类可以在设备协助下,让精神进入特殊世界,亲自体会和探索历史、故事。

在消失的女生那边,背景似乎是不同的。

她所在的真实世界,是经历过全球性战争,大量文明成果失落的世界。现存人类普遍恐惧科技,不愿再发掘和恢复失落文明。人类过着游牧、农耕生活,艰苦却又坚定。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她的国家中有些人因民众生活艰辛而痛苦,希望寻找和利用有助于人类生存的科技。她自告奋勇,使用特殊技术进入一部体现过去人类生活的小说,从那里获取更好的生产技术。

她一度忘记自己的身份,但在看见异常现象后,也意识到世界是虚假的。她回到真实世界,将数学、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知识带给同伴。同伴们广泛传播知识,顺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此后一些年,她作为普通人活着,那几年的经历,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她没有再回过小说世界。她害怕,回去后发现一切事物都是静止的、虚幻的,破坏自己的美好回忆。然而,她更害怕确认那个世界是真实的,那样她无法原谅自己不辞而别的背叛行为,也会永远为自己不属于美好世界而痛苦,而且,她绝不可能再回到现实世界生活。

后来,她决定写一本书,记录自己的经历。她托人将这本书带到小说世界,如果世界本身可以存续和发展,那么她的情感和歉意或许可以传达给朋友们。

我的身份转为这本书的读者。我发现书籍开头有警告语:真相泄密,提前阅读,后果自负。后面两页是学生和教授的对话,揭示了书籍核心悬念的谜底。

我为她没有再回过小说世界而感到遗憾。如果是我来安排情节,应该会让她回去一次,与朋友们沟通清楚,再选择离开或留下。不过,再不相见的结局具有悲剧性,还能传达反思科技影响的内涵。两种结局各有优劣,真不好说我会选择写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