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麻烦的性欲
前天和人性交。发现接受命令可以带给我很大刺激。尽管我依然没有体会到强烈性快感,但这次性行为激发了我的性欲。
下午,我借助黄文和震动棒自慰,为了了解长时间接收刺激是否会带来不同体验,我特意延长了时间,在没有特殊感觉的时候也没有停止。一个多小时后,我忽然感觉可以停止,过几分钟就结束了。
使用震动棒的时间应该在三十分钟以上,在那之前看黄文可能花了十几分钟。有特殊感觉的时间,或许能有三分钟,大概在五分钟以内。
我的身体应该是满足了。虽然我不知道我满足了个啥。
前天和人性交。发现接受命令可以带给我很大刺激。尽管我依然没有体会到强烈性快感,但这次性行为激发了我的性欲。
下午,我借助黄文和震动棒自慰,为了了解长时间接收刺激是否会带来不同体验,我特意延长了时间,在没有特殊感觉的时候也没有停止。一个多小时后,我忽然感觉可以停止,过几分钟就结束了。
使用震动棒的时间应该在三十分钟以上,在那之前看黄文可能花了十几分钟。有特殊感觉的时间,或许能有三分钟,大概在五分钟以内。
我的身体应该是满足了。虽然我不知道我满足了个啥。
在网上看到丈夫提出要和孩子做亲子鉴定,妻子同意亲子鉴定并且提出离婚的事情,难以理解。以前可以理解妻子在被怀疑后离婚的心理,现在就感觉荒诞了。这或许和我读过的书有关系。
先说点题外话,我希望国家推行全民亲子鉴定。这件事的好处,一是可以预防和发现拐卖儿童,二是可以将许多人的DNA录入数据库,在刑事侦查和科学研究领域能够产生作用。
我认为在亲子鉴定技术不存在,或存在但未被广泛应用的社会中,未能获得机会使用非常优秀的男人的资源的女人就是应该倾向生育比自己选定的后代抚养者更优秀的男人的孩子。
从未特意外出淋雨,趁着台风来临体验一次,感觉挺好。
刚出门时,雨势还不太大。
大约走了五分钟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不强,却令人发冷。接下来一会,我会因风或被淋湿的衣服而感觉冷。不过,不久之后,我就不再感觉不适了。
街上人非常少,格外适合散步。偶尔会看见撑伞的步行者,开电动车配送物品的人,希望他们不会出事。
在看过某平台的信息之后,我觉得我的兴趣应该有Dom,或者是某种Dom,但我又不觉得我像sub,就有点怪。
我似乎不需要其他人引导我,我靠自己和拥有的资源就可以做决策。
不需要其他人提供强烈的爱、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我想要选择死亡的自由所以也不追求这些事物。
最近有些困惑,为什么有人会选择恋爱和结婚,为什么认定和某人共度时间,为什么相信和某人安稳地共同生活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不指望理解这些事。毕竟激情和期望在根本上都诞生于生理因素,我无法精准控制生理状况,不能决定自己能否体会到某些感觉。不相信两人可以安稳共同生活,是因为我认为未来环境会发生动荡,至少在国内不能期望安稳。
若我遇到因发表文章而引起争论甚至招致攻击的情况,或许不能期望获取支持。面对否定的话语或是更猛烈的攻击,这是我所害怕的事情。或许,我迟迟不完成预定要写的文章,也有受到恐惧的影响。
现在我想做的事情,和过去不一样。
我没有希望,不想展现“看见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实施行动”的过程,而想展现“看见问题,思考后发现没有解决方案,认为世界十分糟糕并支持生物灭绝”的过程。
我不喜欢写重复的内容,如针对不同事件展现同样观点的时评文章,除非是为宣传思想有必要这样做。
我原先想,等写完自己的性经历,就不写性方面的文章了。不过,近期想到了新的点。
我想办个涉及犯罪构想的征文活动,其中拒绝某些罪行,发表敏感言论,还有聚众淫乱罪。我认为多人性行为不应被定为罪行,也就是说,在现实中,这种行为应该去罪化。
为了避免体重增长到影响生活的水平,稍微增大了运动量。
我考虑运动时想从以前看的书中寻找方案,《囚徒健身》和《城市就是健身房》。这两本书都比较刺激。《囚徒健身》中有提及监狱和搏斗的元素,打架就很刺激,《城市就是健身房》是讲跑酷的书,跑酷也非常刺激。尽管我没做过这两件事,但我就是觉得刺激。
买毛巾时,商家附赠了压缩毛巾。
我应该用不上压缩毛巾,但一直放着也不好,就考虑起压缩毛巾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就是谋杀。将压缩毛巾混入食物,目标吃下压缩毛巾后饮用液体,压缩毛巾便会膨胀,挤占胃部空间,可能会影响进食,甚至引发胃部出血。
今天和人进行性行为,有重要收获。
我的目标是体验高潮,所以我和对方商量,使用一些我未尝试过的道具和方法。
他的技术没有问题,根据他的过往经历和实际表现评论,兴许还称得上优秀,是有朋友需要性伙伴的话值得介绍的水平。
因为我对许多事物的兴趣降低或消失,而且对许多事情持有悲观态度,所以我不常会主动找人聊天。
精神状态很稳定,不过是丧得稳定。
有人结婚,我会想,又是一对缺乏理智或没有感情的人,理智且互相喜爱信赖的人,不会用婚姻制度束缚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增添算计的可能或负担。
看到母亲怀疑儿子被偷拍后动手打人的事件,感觉有趣。
如果我在写文时想编造由怀疑偷拍引发人身伤害的事件,大概会想到以下几种组合。
首先是通用原则。在被打者没被发现偷拍证据的情况下,若被打者受伤不重,当事双方很可能都不会遭遇法律上的麻烦,若被打者受伤重,被打者追究怀疑者的概率就会上升。在被打者被发现偷拍证据的情况下,若被打者受伤不重,大概率是怀疑者会追究被打者,而被打者不追究怀疑者,若被打者受伤重,可能会出现当事双方共同追究责任,或者当事双方和解,互不追究责任的情况。
看到有趣的观点,有人认为四川大学学生诬陷路人事件会启发其他人利用相似套路谋利。
我一直都认为欺诈是低成本高回报的谋利手段。利用人们的善心获取关注和金钱确实是非常好的例子。有些欺诈方式,对目标的要求包括警惕性弱、急于求财等等,较为苛刻。编造苦难这种方式,对目标的要求相当简单,只需目标具有善心且不会怀疑,或即使怀疑也愿意冒风险帮助可能存在的受害者。
我意识到许多人遇到此类事件时不可能依靠证据判明真相再选择立场之后,开始对虚构事件蒙骗世人产生兴趣。
我不擅长线下聊天。说不清是从某一时段开始,还是一贯如此。线下闲聊或谈论事情,总会出现以下情况,头脑空白,语义重复,无用助词,发出无用助词,忘记想说的事。流畅的对话,不是由对方主导的谈话,就是我抱着明确目标开展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