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观念的转变

最近看到关于《大雨》的吐槽和评论,感觉自己对于亲子关系的观念已经和许多人不同了。
有人认为电影中某角色在父亲死亡的情况下毫无反应十分荒谬。
我觉得默认父子关系和谐,认为孩子应该关心父亲是奇怪的想法。电影之前就展现了这对父子关系不好,父亲和孩子在理念和权力方面存在冲突,说不定孩子巴不得父亲赶快死去,甚至打算在掌握权力后架空或杀死父亲,不为父亲死亡难过没什么问题。

快乐稀少带来的担忧

忽然想到,我不会沦落到靠违禁药品获取快感的地步吧。当然,出于避免大脑受损的考虑,这是不可能选择的选项。
近期较少获取“快乐”,即使体会到,也如其名字一般短暂。尽管没有中断写作和翻译方面的事情,但鲜少感到渴望,完成任务后也没有多少兴奋感,我只是在做必须去做的事情。

漫长的生命

大概在近一个月到三个月,我时常想起自己孤独的处境,没有理念相同可以顺畅交流很多话题的人,也没有喜欢我的人,而且认为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每当我想到这些事,都会非常悲伤。

由约炮选择展开的叙述

尽管对约炮的厌恶和鄙视心理可以从爱情信仰、病患歧视、繁殖者思维等角度开展揣测,但这些都不是我此刻准备阐述的内容。
约炮不能被视作一种可行选择,持有这类观念的人,若非反对个体间性行为和一切性行为,大抵认同,人们要么不与人发生性关系,要么在社会规定的框架下与人发生性关系。
这一观念是不可理喻的。

发布记录后的事情

提前写了今年阅读、观影和玩游戏的记录,以及以后的计划。顺便加了些“暴论”,以表我几乎没有朋友主要是我的原因,还有避免观念上的误解。这篇文章太长,估计不会有多少人看。
在某平台发的动态下有人评论,找管理员,大意是国安部一直关注反社会的人,希望管理员处理动态,不要害了平台。我删了动态并注销了账号。感觉不错,我在那个平台不常和其他人互动,还会不时看到攻讦和争吵,没必要继续用。

文字与人的差异

我的文字和我本人给其他人的感觉大概会有差异。相对而言,我的文字看起来更热情和尖锐,而我看起来更冷淡与温和。
最初让我产生创作意愿的是郑渊洁的作品,而鼓励我开始尝试创作的是《我是猫》,这些书籍都有揭露和讽刺社会现实的内容。我最早的创作兴趣就是批判。此后我的思想和文风大概都有受到所爱书籍影响。
在创作领域,我主要想做的是,了解世界上的事实和真理,向读者传达我眼中的真相和我认可的理论,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帮助读者通过思想击溃荒谬或具压迫性的观点和规则。

对宝可梦朱紫DLC剧情的不满

我对乌栗这角色的故事很不满意。本篇和DLC的剧情绝对是不同的人写的。
从乌栗出场就同情这个角色,希望主角可以和他做朋友。因为在现实中遇到过像丹瑜欺负乌栗一样的情况,极其厌恶丹瑜这种人。主角听丹瑜的话,向乌栗隐瞒事实的情节就很令人恶心了,然后让乌栗抢面具,让主角占据道德高地不能跟乌栗道歉和解,最后乌栗彻底放弃建立友情,变成只追求强大的人,这套操作更是出乎意料。最恶心的是,导致乌栗心理变化的丹瑜反而成了主角的好朋友,还改掉了歧视外乡人的心态,完全成了正面角色。

由照片推动的决策

最近出门时拍过照片,看到照片,我有些不适,由此展开了思考。
我可以不在意外表,是因为我平常看不见自己。如果我随时能够看见自己,就像面前摆放着镜子,那我应该没几天就受不了了。
我以前就想过这点,不过没有打算改变。
我不看自己就不会难受,而其他人的感受无需考虑。作为创作者,我可以只通过网络,靠作品和语言与人接触,没必要用实体。比起注定会停止运作的身体,有机会穿越时间将我的思想传达给后来者的作品更值得重视,关注身体会占据可以用来丰富精神世界的时间。

了解他人工作的兴趣

我感觉,我对人的兴趣有一部分源于工作。若我对某人的工作感兴趣,我就很可能对此人产生兴趣。
我和其他人聊天,基本都会问工作。
大部分问话会在问到薪资、忙碌程度、休假情况或个人感觉之后终止,大概就是了解下企业是否遵循劳动法,劳动者能否通过工作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不过,我对少数工作会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不喜欢被预设改变

今天又遇到了不喜欢的情境。
或许我可以写个相处避雷指南。现在想的这点大概和“不要给我辣的食物”同等重要。不过,还没想到其他要点,以后再考虑吧。
​我不喜欢在和其他人谈论思想或涉及思想的话题时,对方说,你年龄增大就会改变想法,你经历更多就会改变想法,或许你以后会改变想法,诸如此类的话。
​例如,不结婚,不生育,支持反生育主义,认为避免痛苦比制造快乐重要,相信人没义务接受社会规则和自然规律,不接受某些司空见惯或无法改变的事情,希望人类乃至所有可以感知痛苦的生物灭绝……

开始认真学习数学和科学

开启了长期以来想做的事情,学习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
我选择了以前的老师推荐过的网站,可汗学院。网站内的科目,除了语法、讲故事和大学申请,我都想学。或许我还会去其他MOOC平台寻找感兴趣的课程。
我计划先学习数学,从一年级的内容开始复习,复习完六年级后,就开始学习科学方面的科目,如物理、化学、宇宙学和天文学,之后再根据兴趣和学习状况调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