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书籍、游戏、影视记录
这本书很有趣,我忘记了许多关于人体的知识,读完之后,感觉就像跟随哈维的探索,重新学习了一遍血液循环论。
推理作品中有一种桥段,角色将小球夹在腋下,让脉搏暂时停止,从而伪装死亡。这是明白血液和脉搏联系的人才会想到的方法。可以说这种假死方法是哈维所贡献的。
哈维用数学证明盖伦理论存在错误的段落读来令人兴奋,这种方法十分美妙。
我对人体解剖学产生了兴趣,感觉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应该让所有人都接触才好。
这本书很有趣,我忘记了许多关于人体的知识,读完之后,感觉就像跟随哈维的探索,重新学习了一遍血液循环论。
推理作品中有一种桥段,角色将小球夹在腋下,让脉搏暂时停止,从而伪装死亡。这是明白血液和脉搏联系的人才会想到的方法。可以说这种假死方法是哈维所贡献的。
哈维用数学证明盖伦理论存在错误的段落读来令人兴奋,这种方法十分美妙。
我对人体解剖学产生了兴趣,感觉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应该让所有人都接触才好。
魔女之泉系列游戏,我每一部都买过,不过已经决定不再买新作了,如无意外,《魔女之泉R》就是我玩的最后一部。我认为值得为它写篇文章。
这一系列有个十分有趣的特点,每部新作都比前作好玩,同时每部新作都会出现新的令人难受的剧情,可以说玩法和剧情都在不断突破。到《魔女之泉R》,情况就是有不少好玩的内容,剧情则不如不存在。
今年在B站看了很多视频,主题包括宝可梦、柯哀分析、单机游戏和战争解说等等。我意识到一件事,我不是特别热爱创作,我常常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热情。我必须在没有激情的情况下去做事,才有可能完成目标。尽管这不容易,但我不想永远只是去看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我会去做。
今年计划书单项目较少,不过质量依然高,我感兴趣的书大都不错。
去年看了很多罪案解说视频。在了解罪案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怀疑人证。在看过一桩受害者指认袭击者,致使无辜者入狱多年的案件后,我完全不认可人证了,转而认为,倘若在案件中,针对嫌疑人的证据没有强力物证,就不能将嫌疑人判为犯罪者。后来,我在看视频时发现了感兴趣的书,《目击者证词》。
实际成果远不如年初预期。至于原因,不提现实事务及其影响,就剩三点。我需要频繁获取愉悦感以避免思考难解问题和陷入低沉情绪,所以我经常看罪案解说、游戏发展等类型的视频,自然减少了读书和观影的时间。
这本书涉及面广,行文简练,可惜部分文字略显枯燥,而且结构并不完美,阅读体验只算一般。为给自己留存记录,也为向其他人荐书,我决定梳理其中一些内容。本文大部分论述直接摘自著作,主要内容围绕两个主题,涉及儿童的个体生命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最后单独简谈些在意的事情。
我在选择代表歌曲时非常纠结,一方面是对音乐兴趣不大,大部分歌曲都是被人推荐才去听的,另一方面,目前听过的歌曲中,感觉好听的歌是有不少,但基本没有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歌。
先介绍一下,我考虑过但未选择的两首歌。五月天的《如烟》,歌曲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与无悔度过一生的勇气,至今仍对我有慰藉和鼓舞的效果。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我希望在我的葬礼上播放这首歌,可惜我目前的人生还配不上“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这样的歌词。只有在我去世之后,才能确定它能否代表我吧。
初次阅读《美丽新世界》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完全不了解书的内容,买书的理由很单纯,封面好看,名字好听。
我以前的读书方式相当简单,只要能读就一直读下去,基本不会停下来思考某段情节的内涵,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读懂了这本书——我是个没有感情的读者。所以我的阅读体验往往是平淡的,很少遇到特别喜欢的书。
但是,《美丽新世界》例外,它是个惊喜,我读过之后深感震撼。不过那不是对娱乐化或极权政治的感触,而是对自由和痛苦的话题的感触,“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