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逃脱控制

我活在一个小说世界。
我每天都需要吃药,药粉会撒在食物中。
一天,我没有吃东西,然后就察觉到世界不合理的地方,并明白我活在被创造的世界。

39.施害者与沉默者

我在城市上高中或大学。我和一个女同学聊得来,有时会一块出去玩。她老家是农村,离上学的城市很远,她会和家人互通书信。
有天,我和她一起逛街,走到之前去过几次的店铺。那是空间较大,布置着小装饰的漂亮的礼品店,卖各种小物件和衣服,店主是一对夫妇。我们都喜欢这家店。

关于摘星学坊的见闻录

距摘星学坊创办人被指控性骚扰,已过去十多天了。
他没有发布具有诚意的道歉,似乎也无意再做回应,或许事情会不了了之吧。
尽管没有看见结果,但我已逐渐从愤怒中平复下来,并感觉疲惫了。
我想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过去做个了结。

摘星学坊观察记录

前年11月,我注意到雕在公众号“白石洲小组”发布的教育机构设想,因为对教育感兴趣,就联系了雕。去年4月,他着手进行招生工作,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我和他在性别、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存在差异,我不能接受他的想法。我讨厌他,他对我心生芥蒂,我就不再关注了。

38.乙女游戏终极目标是当侦探

前几天,梦见玩乙女游戏。
舞台是类似古代帝国的地方,主角是一名少女,好像出身于经商家庭,因家道中落沦为奴隶,被有权有势的人家买做仆人。游戏中有六名男主,包括这家的少爷,皇帝的儿子,丞相的儿子,富商的儿子等,都是前途似锦的人物,他们因种种原因都住在这所宅邸中,所以有和女主接触的机会。

思想不能回头,还请走下去吧

想写点字,思绪有点杂乱。
最近状态不好,感觉做什么都没动力,连书也没读过。
我对世界怀有恨和厌恶。
难以从故事中获取刺激感和新鲜感,太多故事令人感觉熟悉和乏味。无聊的,框架内的,无法脱离罪恶的生活实在令人厌烦。死去没有遗憾,但肯定会心存不甘。依照不要将世界让给讨厌的人的说法思考,活着才能杀死更多的人。
我想复仇,想挑战,让所有侥幸置身事外的人拉入泥潭。不过,破坏幸运并不是足以令我满足的目标,最希望实现的事情还是生物灭绝。

37.奇幻动画之梦

上周五做了关于魔法题材动画的梦。
我在梦中时而代入作者,时而代入主角。
故事背景,世上有极少数人能够使用魔法(梦中出现的魔法师都是女性,不知是否存在男性),她们在儿童时期就会遇到负责寻觅潜在魔法师的人,开始发展魔法力量。有种魔力强大的怪物意图毁灭地球的怪物,长期持续向地球某一区域投放具备魔力的危险怪物,不知何时会亲自降临地球发动袭击。全世界的魔法师都聚集到了那片地区,她们必须打败所有试图毁灭地球的怪物,才能拯救人类。

绝对不适合开书店的人

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我想不想开书店或书吧。
我说这是烧钱的工作,我现在烧不起钱,等我有个十万八万存款或许会考虑。
我曾经想象过关于公共空间的工作。前年,我在写文章时幻想过,倘若我开一家书店,应该会让其成为放松和自由的空间。去年,我考虑过建设向儿童开放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书籍和游戏,和他们交流,并且协助解决困难。
不过,在看过一些书吧和公益机构之后,我发觉自己真不适合这类工作,因为我实在太不喜欢和人交往了。我无法对所有人表现友善和尊重,也无法对儿童保持耐心和宽容。除此之外,我不想掩饰傲慢或狭隘,但我的思想又不是广受欢迎的类型。

36.我杀了他

我梦见我杀了人,还是现实中认识的人,这人就称为A吧。
我和A不算很熟,因为某些言行和思想分歧而讨厌他,厌恶在知道其骚扰女性的事情后达到顶峰。

关于代孕的看法

我曾经不反对代孕。理由有两点,其一是不反对工作,其二是认为生育权存在。
第一点,我认为人类在一般工作中,出卖体力、脑力和时间,和出卖器官和身体本质是相同的,所以我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否定。
现在我认为大部分人不得不工作就是人生固有困境之一,这种现象理应消除。反对工作,自然也要反对商业代孕。

脱离道德束缚

下午,我看完《渔业阴谋》,之后有点想吃鱼了。
确切地说,我知道水产养殖场环境恶劣,渔业中普遍存在意外捕捞和过度捕捞,鱼类可能(这点似乎尚未达成共识)会有痛觉,因渔业受害的动物中部分明确拥有相当强烈的痛觉,许多人受商业捕鱼影响陷入饥馑或沦为奴工,人体所需营养都可以从素食(包括植物肉)中获取……然而我没有产生不再吃鱼的想法,反而想吃鱼了。
我想这本质上和看完性侵纪录片后想去性侵别人,看完屠杀纪录片后想去发动屠杀之类的事情没什么不同。

近代英国历史上的儿童——《儿童观的社会史》梳理

这本书涉及面广,行文简练,可惜部分文字略显枯燥,而且结构并不完美,阅读体验只算一般。为给自己留存记录,也为向其他人荐书,我决定梳理其中一些内容。本文大部分论述直接摘自著作,主要内容围绕两个主题,涉及儿童的个体生命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最后单独简谈些在意的事情。

35.审判自我的梦

我在梦中是高中生,不在学校住宿。每次晚自习后,我会和一位家住附近的男同学同行,然后各自回家。我们是朋友,而且都上一个网站,会在上面发表言论。
一天,他告诉我,他和父亲产生矛盾,近期家庭氛围不好。他不想服软,但感到苦恼,也不太乐意回家。他没有走常规路线直接回家,而是多绕了一圈,我听着他倾诉,陪他走完了这段路。

34.公子的旅程

我在读一部小说,不过可以看到画面。
其中一条故事线,主要角色有三个人,富豪公子和他的两名手下(一男一女)。公子家族经营生物科技企业,是行业巨头,公子学习生物科学,预备进入企业旗下研究所从事科研。

被忽略的偏见

最近开始反思一件事情。
小时候,我反感来自成人和社会的关于性别的意见,认为人应该被个别化认知,不能被任何群体定义,于是决定不将自己视为具有性别的人。
我没有贯彻性别虚无主义,在涉及他人时,态度和意见还是存在因性别产生的差异。原因部分是内源性的(激素、性吸引等因素),部分是外源性的(经验、知识、社会意识等因素)。

消解痛苦的意义

想起以前写的文章,《我要求这一切》。
我在确认获取部分自由,以及享受学习和思考的代价是经受痛苦之后,的确算是“想到做到”。我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不时陷入抑郁状态,上高中时确诊抑郁症,此后也有很长时间过着痛苦的生活。
我能忍受痛苦,部分原因就是我认为我在经历荣耀之事,相信我会成为伟大的人,具体情况视道路方向而定,可能是作家、科学家或哲学家。不仅如此,我还会在快乐时感觉不安,认为沉迷享乐愧对痛苦的人,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期望。

33.迷唇娃的故事

我在读长篇小说或玩游戏大作,共分三部。其中一名女性配角,在第一部以性格极差的形象出现,但不会参与主角行动。其故事在三部的外传中都会出现,最终会拼出完整生命轨迹。
这个角色在梦中有时是人类,有时是宝可梦,我就以宝可梦身份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