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总结:总结
我所写的不可能是关于这个话题的最后一句话。关于对女人的歧视的文章和书籍成千上万。即使本书篇幅再长,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每种形式的不利因素本身都可以单独写一本书,而且很可能还有我没讨论到的其他不利因素。
我所写的不可能是关于这个话题的最后一句话。关于对女人的歧视的文章和书籍成千上万。即使本书篇幅再长,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每种形式的不利因素本身都可以单独写一本书,而且很可能还有我没讨论到的其他不利因素。
认真对待第二性别主义的第一步是承认它的存在。如果不承认,就无法面对。这看似是一小步。然而,考虑到有许多人否认第二性别主义的存在,这一步要比人们希望的大得多。事实上,我在本书中专门论证了第二性别主义的存在。
很奇怪,有时人们会被驱使去争夺受害更多或受害最深的伪装。然而,对痛苦的比较往往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比较不同类型的痛苦通常很困难。被强奸更糟,还是被变成残障者更糟?失明更糟,还是失忆更糟?失去孩子更糟,还是失去配偶更糟?只要人们会比较和权衡不同类型的痛苦,就容易轻视没有遭受最大痛苦之人的痛苦。
有时,男性是否是不公平歧视的受害者这个问题会与另一个问题混淆——女性主义是否(不公平地)歧视男性。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许多第二性别主义事例早在女性主义出现之前就有了,因此,女性主义不可能对这些事例负责。对于认识到这点的人来说,女性主义是否不公平地歧视男性的问题,是关于女性主义是否为第二性别主义做出了额外贡献的问题。
我认为,男性是第二性别主义——未被认识到(或至少是未被充分认识到)且被忽视的性别主义形式——的受害者。在最后一章,我将讨论三个由此产生的问题,它们至少会在一些人心中出现。第一个问题是女性主义是否歧视男性。我的回答是,它不需要,但它有时确实歧视男性。
除平等机会形式外,肯定性行动涉及优待某一性别的人。不仅是这种肯定性行动的反对者,还有许多支持者都同意,在录取、任命和晋升决策中,存在反对这种偏向的道德推定(我在前面提到的存在合理性别偏向的少数情况除外)。他们的分歧只在于,在肯定性行动的情况中,这一推定是否会被其他考量因素否定。
最近买了一个麦克风,还没拆封,明天可以试用一下。
本来打算做些关于儿童文学理论著作的视频,准备重读《“三十”自述:儿童文学的本质》,结果借来的书一直没读完,最后决定再买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读完。
与所有结果论者论点一样,肯定性行动的结果论者论点是向前看的,而不是向后看的。根据这些论点,肯定性行动的合理性在于据说它会产生良好的结果。许多(但并非所有)此类论点诉诸于多样性的价值。
面对存在第二性别主义的说法,许多以前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的人的第一反应是,认为第二性别主义是由有利于女人的肯定性行动构成的。他们设想,男性受到了有利于女性的肯定性行动政策和做法的歧视。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对女性的肯定性行动并不包括在我所提出的对男性的歧视目录中。
否认第二性别主义存在的最后一种方法是拒绝我所使用的歧视和性别主义的概念。在第一章,我为自己对性别主义的理解进行了辩护,反对了一些女性主义者呼吁的替代方案。因此,在这里我将考虑对我理解的“歧视”的反对意见,并将这些反对意见与我之前关于“性别主义”含义的讨论联系起来。
不是所有反对强调第二性别主义的人都会否认,男性有时是不正当性别歧视的受害者。不过,愿意承认这一点的人可能会认为,关注第二性别主义会分散我们对女人遭受的更严重歧视的注意力。根据这种观点,在男女所遭受的不利程度相同之前,我们必须将注意力和能力用于反对更大的歧视——女性所遭受的歧视。
第二种论点认为,尽管作为男性可能确实承受不利因素,但这些都是优势的代价——作为特权性别的代价。与反转论点不同,统治代价论点并不否认作为男性的代价本身实际上就是劣势。相反,这种论点承认它们确实是代价,但认为它们应该仅仅被视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副产物,因此,它们不是歧视男性的证据。用一位作者的话说,“因为拥有权力需要付出代价,所以一个人就没有权力……是一种试图扭曲逻辑的论点”。
我所说的“反转论点”意思是,将歧视男性事例反转为歧视女性事例的论点。根据这种论点,我所说的第二性别主义反而只是歧视女性的另一种形式。有时,反转论点或技巧适用于同时歧视男性和女性的现象,但它将这种情况描述成只歧视女性。我们可以称其为半反转论点。它只反转了歧视男性的一面,进而将一种现象说成只对女性不利。
我似乎在看漫画或电视剧,但又像是身处其间。
一所高中即将发生灾难性事件,原因好像是部分人策划发动袭击或奇异生物降临。学校内一些人联合起来阻止事件发生。
学校团队中有个名为周玉成的学生,他是不死的人。
他曾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死刑,被外界认为是已经死亡的人。
我在写自传时,预想到自己会遇到新鲜事。完成自传,就像给我留下了赛博纪念碑。即使我改变了,过去的我也有可能被其他人认知。所以,我可以发生一些变化。
我给过去关注的一所公益机构开启了月捐。单次捐赠金额很少,总金额会有一百多元。以前我想过类似事情,不过一直没做。
除了自认抗压能力不佳,我对出国失去兴趣还有其他理由。
艺名为白燕冰的歌手,在唱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白罕见子》后走红过一段时间。此后,白燕冰靠《白罕见子》获得商演资源,并且在网上做起了直播。
白燕冰患上了癌症。老板知道她的病情后,不允许她再唱《白罕见子》。老板没说原因,或许是认为她患癌去世会让人觉得歌曲晦气,想让其他歌手来代表歌曲。白燕冰认为这件事断了自己的财路。
写篇关于外貌的文章,补充之前的文章中没提到的经历。
写些关于Matters的内容,表明不会再去发文章了。
写完先前构思的几个故事。其实,感觉会写得挺烂……但还是要写,这样才有提高水平的机会。
写下用于QQ空间和朋友圈的自我介绍,如果效果不错,可以搬到博客。
我来到一座大厦中的大厅。外围是巨大的透明玻璃。时间是夜晚,透过玻璃,我看见一片深蓝。地面除一条灰色走道外,都是透明玻璃。我害怕玻璃破碎,只敢待在灰色走道上。
在另一个世界,我听人说起一桩旧闻。以前,智能出租马车有检测顾客饮酒情况的功能。若顾客出发前处于醉酒状态,马车就不会开动,若顾客在乘车时进入醉酒状态,马车就会停止移动,返还部分金钱。有一个人在乘车饮酒,昏睡过去,马车停下并撒出一堆纸币。结果,不知为何,这个人在马车内被烧死了,助燃物就有那堆纸币。之后,马车的功能和运营方法就被改变了。
这本书很有趣,我忘记了许多关于人体的知识,读完之后,感觉就像跟随哈维的探索,重新学习了一遍血液循环论。
推理作品中有一种桥段,角色将小球夹在腋下,让脉搏暂时停止,从而伪装死亡。这是明白血液和脉搏联系的人才会想到的方法。可以说这种假死方法是哈维所贡献的。
哈维用数学证明盖伦理论存在错误的段落读来令人兴奋,这种方法十分美妙。
我对人体解剖学产生了兴趣,感觉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应该让所有人都接触才好。